到重庆万州旅游,不去西山公园转转,就像逛巴黎没看埃菲尔铁塔,是种莫大的缺憾。西山公园最壮美的风景,在库里申科烈士墓园。
那是上月底一个斜晖脉脉、江风习习的夏日黄昏。风光旖旎的西山公园内秀木参天,清流涓涓,鸟语花香,曲径通幽。我们经红鳞翔集的人工湖而入,在山茶树筛下的一径碎影里穿行,伴着素雅的栀子花香拾阶而上,爬坡上坎转过几道弯,一抬头,库里申科烈士墓园就呈现于眼前了。
这是座居南面北占地1600平方米的长方形墓园。从墓园欧式拱门入口处望去,洁白端庄的影壁上,“中苏两国人民以鲜血凝成的友谊万岁”字样映入眼帘,苍松翠柏掩映其间,山茶、桂花环墓而列,两侧高大挺拔的香樟树伸出秀颀蓊郁的枝叶,在空中交织出苍苍一片翠色,既像为烈士遮风挡雨,又像向其鞠躬行礼。近处我的右边立着两座石碑,北边的一座为“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”,南边为“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”。左边一座石碑上记载着烈士的生前身后,首段虽只短短125字,却有一股铁血悲壮之气扑面而来,仿佛又回到了悲壮的抗战岁月。
卢沟桥事变后,掌握着制空权的日军对我国狂轰滥炸,抗日军民伤亡惨重。危急关头,前苏联政府和人民伸出了友谊之手,从1938年初到1939年夏,分批派空军志愿队驾机援华,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。1903年生于乌克兰的飞行大队长库里申科少校,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。1939年5月,他和队友考兹洛夫分别率两个先进的远程轰炸机大队来华,帮助中国培训空军飞行员,并直接参战,战功卓著,给备受日机摧残的重庆、成都等地军民以巨大鼓舞。同年10月14日,他率队赴武汉轰炸日军据点,遭日机拦截,空战中击毁日机6架,但他的座机遭到重创,仅以一个发动机沿长江返航,飞临重庆万县(今万州区)上空时,机身失去平衡,难以控制。为保护飞机和城区居民生命安全,他不顾个人安危寻机迫降,平稳降落在长江水面上。飞机尚未沉没时,他命令同机的轰炸员和机枪手脱掉飞行服游向江边,并记住岸边特征标记,以便打捞,而他自己却因疲劳过度,被浪头卷入江底,献出了年轻的生命。经过影壁,站在烈士英姿飒爽的半身戎装铜像前,仰望着浩然大气的墓碑以及中苏两国国徽上振翅凌空的和平鸽,我深深地鞠了一躬,献上由衷的敬意。
由于行色匆匆,我们未见到守陵的谭忠惠、魏映祥母子,但对他们的敬意更深了。他们守护着烈士英灵,也守护着一份纯洁的情谊,一种值得仰望的精神。我想,爱国主义、国际主义从来都不仅仅是一句口号。无论过去、现在还是将来,为和平为真理而献身,都是有志者的责任和义务。也惟有如此,才是对英雄库里申科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的最好告慰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|